月上梢头后,顾宁与顾晴、柳筝三人才将院子清扫干净,弄整洁了些,顾晴低声道:“阿樟若要留在京城,必然要给他找间屋子住。这间院子,我前天让阿猛哥了解过,若是要买下,得花两千五百两银子。”这是一间带花园的两进院落,虽然比较狭小,但顾樟家里人口少,住起来倒也非常合适,而且这宅子地处在京城的东边,四周住了不少的清贵人家,这院子的价格并不贵。

顾宁听完,低笑道:“如果姑姑这边不趁手,我这边可以拿些出来。我也觉得这宅子好,邻里都是清贵人家,我瞧离着几个主要衙门都近,若是阿樟将来得的差事刚好便是这几个衙门,以后上工放工都便利的很呢。”

顾晴抬起头,看向顾宁时,眼里露出一抹柔意,她笑着说:“银钱方面,阿猛哥早年有些积蓄,我先挪一点出来给阿樟用,倒也能支应得过来。”

顾宁道:“那便好。”阿晴姑姑这些年,开店卖头花、绣品,别看都是小本生意,但因为生意火,也存了不少银钱,关于银钱方面,顾宁倒是不太担心的。

顾晴叹口气:“我就是担心阿樟这孩子犯了倔犟,不肯让我跟他姑父帮忙。他前头说了,这些年都是我在养育他,供他读书科举,他已经考出来,以后每月会有俸禄,不再让我帮扶了。你说这孩子……他才刚念完书,就是有俸禄,一时之间,他需要用钱的地方也多着,不说其他的,真要娶阿研姑娘为妻,那么总得给人家姑娘安身的地方,便是她愿意与阿樟挤在一个窄小的屋子里,但徐老先生与徐老夫人总得有个舒适的地方安置他们?再有……聘礼银子,聘礼单子……这些,哪样不是要花钱的呢?阿樟还是小孩子心性,对银钱方面缺少认知。”

顾晴是把侄子顾樟当儿子一样养的,当然事事都要为他操心。

顾宁笑道:“姑姑不用太担心这些的,你可以跟阿樟好好商量,相信他对此,心里也不是没有任何打算的。”

顾晴道:“我找个时间,就问一问他。”

翌日。

顾桉与顾樟皆酒醒了。

不用顾晴主动提及,顾樟便笑着将他的打算与顾晴说了:“姑姑,这次得了探花,陛下与朝廷皆有丰厚的赏封,我这探花郎得的赏金,足够买下一座小点的院子了,这些天,劳烦姑姑与姑父帮我多跑几趟,看看有无合适的宅院,就帮我置办下来。”

“再有……”

“前三甲,皆要入翰林院,所以姑姑帮我置办的宅子,最好离着翰林院稍微近些,另外……”

顾樟的话,井井有条,不仅安排好了他自己的一切事宜,也就顾三奶奶,顾晴与柳筝,未来的妻子阿研姑娘与恩师徐老先生、徐老夫人部都安排了进去,连几个老人家可能喜欢住什么样的环境,他都有考虑的非常面。

顾晴一直微笑听着顾樟讲话,心里不断点头,原来顾樟早就有打算,亏得她这么担心,不想从前需要她呵护的男孩子,早就已经成长到能独当一面。

顾晴欣慰不已:“如此,我就让你姑父给你去办。”

顾樟冲着顾晴,深深的鞠躬:“有劳姑姑,姑姑待我如亲子,我待姑姑亦如亲母……”

顾晴揉了一把泪,低笑道:“我们一家子人,别说这些见外,客气的话。”

顾樟冲顾晴眨眨眼:“嗯。”

这模样,这神情,仿佛当年那个小小的活泼机灵的小男娃。

顾晴噗嗤一乐,便道:“好了,这些天,你就忙你的事儿,你说的这些,我跟你姑父肯定会办好的。”

有了顾樟条理清楚的安排后,顾晴与何猛马上有了方向,按照顾樟的说法,他们现下租住的这座院子在城东,翰林院在城城西,两地相距太远,便不太合适,得重新物色新的房子。

何猛在京城有熟人,有了这一层便利,很快就通过朋友的帮助,找了一位靠谱的牙人看了几座宅子,顾宁与薛林山帮着参考,最后以两千二百两的价格,买下了一座二井的院子,这院子里,设了小型的假山、池塘、花园,还有几棵高大的琼花树,更有几块空地,可以种些蔬菜……顾桉自己看完后,觉得也非常喜欢。于是,就拍板定下了。

买下屋子,一家人凑在一起,办了个略微简单的入伙宴,算是正式入住了。

之后,顾樟的任职就下来了,果然是入职了翰林院,是正七品的编修……远在清河县的徐老先生接到顾樟的书信后,也是十分欣慰的笑了。

然后,徐老先生早在顾樟高中探花的消息传递回来时,就亲自写信与自己依旧在朝当官的好友与学生,让他们关照顾樟一二,所以顾樟基本没怎么打点,就很顺利的入职了翰林院。

这边顾樟入职后,顾桉的入职委派书也下来了,竟然就是在清河县隔壁的碧水县当差,碧水县是个穷困县,与清河县相比,还要差了许多,这里不仅穷困,土地贫瘠,人口还非常稀少,所以自来就不是很招人喜欢的地方。

这一届的县令提交了离任申请后,结果一直没有批下来,一拖,就拖了三年,然后呢?盼了三年,依旧又拖了三年,这位县令年纪大了,实在熬不住,就只能提交了告老还乡的折子,也许是看这位年迈县令实在苦逼,今年他的告老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