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青花瓷在古玩收藏界来说,绝对是大名鼎鼎的,动辄拍卖出几千万上亿元的天价,令收藏者们为之疯狂。

&ep;&ep;零五年,一只青花瓷罐拍卖出了二点三亿元的天价,创造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风头无两,这个纪录保持了整整五年,直到一零年才被一幅北宋年代的书画藏品打破。

&ep;&ep;不过王卓对青花瓷的了解,仅限于知道这玩意儿确实很值钱,再就是有一首听着还不错的流行歌曲,也叫青花瓷。

&ep;&ep;李尚东把吊在空中的照明灯拉下来,方便关世琛和丘南阳仔细观看,这两位各自拿着一个放大镜,绕着那只酒盅仔细观察,聚精会神。

&ep;&ep;一边看,丘南阳一边问:“李老板,这东西哪来的?”

&ep;&ep;李尚东慢条斯理的讲道:“一个玩收藏的朋友家里出了些事情,为了筹钱,转让了一些东西出来。这件就是他的宝贝之一,是他十多年前从河南的一个老村子里淘出来的,一直在家供着,要不是缺钱也不会卖的。”

&ep;&ep;玩收藏的,最讲究藏品的来历、出处,好的来历能让藏品增值不少,出处不明的东西,升值空间就比较有限了。眼下这件青花瓷酒盅,就属于出处和来历比较一般的东西,不过五十万的价钱也是对应着这个来历的,否则的话还会更高。

&ep;&ep;“看来是件宝贝。”研究了半天,丘南阳开始品评起来:“成化青花胎体薄,手感细腻,而且瓷化程度高,釉面厚,这只盅很符合成化青花的特征。难能可贵的是,保存相当完好,除了在不显眼的地方有一个磕碰过的疵点,再没有其它破损的地方,青色虽然比官窑浅淡了几分,但这一支石榴画的栩栩如生,水准与官窑相比也不遑多让啊。”

&ep;&ep;王卓现在也多少明白了古玩收藏中的一些另类之处,哪怕你再想侃价,评价别人东西的时候也要实事求是,不能胡说八道把东西贬的一文不值,不然卖家早就把你扫地出门了,给多少钱也不伺候你这样的。

&ep;&ep;古玩就像是收藏者的孩子,把人家的孩子贬的一文不值,不是赤裸裸的打脸么?当然地摊捡漏又是另外一回事,糊弄外行也是另一回事了。

&ep;&ep;听着丘南阳的评价,关世琛也连连点头:“精品,确实是件精品。”

&ep;&ep;李尚东微微一笑,问道:“怎么样,老丘,你看我这只盅如何?”

&ep;&ep;“是件老东西。”丘南阳肯定的点头,之后话锋一转:“不过价钱高了。”

&ep;&ep;“先不忙说价钱。”李尚东笑着摆手:“你们再多看看。对了,我这还有点东西。”

&ep;&ep;说着,李尚东又从那只木盒里取出一沓纸,还有几张照片。

&ep;&ep;丘南阳拿起来一看,心说这李尚东做事还真是滴水不漏,纸上是几位在青花瓷鉴赏方面造诣颇高的几位名家的签名,照片也是这些人分别和这只酒盅的合影。

&ep;&ep;李尚东依旧是那一副微笑表情:“怎么样,这些东西有些价值吧?”

&ep;&ep;丘南阳点头,有了这些东西,顿时为这件青花瓷酒盅增色不少,而且以尚东楼的口碑,也不可能做出狸猫换太子的勾当,用仿造的东西冒充原物。看来这件青花瓷的真品身份,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ep;&ep;这样一来,侃价的余地就小了许多,不过这件酒盅的升值空间也相应变大了,算是有得有失。

&ep;&ep;“关先生,您看?”丘南阳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一多半,接下来就要由关世琛做主了。

&ep;&ep;关世琛沉吟了片刻,这只酒盅的价钱确实超出了他的预算,不过做寿的老爷子喜好杯中之物,这件青花瓷刚巧是个酒盅,顿时增色不少,为此多花上十几二十万,想必也会值得。

&ep;&ep;对关世琛这种身家几千万的富人来说,十几二十万块钱是个不大不小的数目,可是既然这笔钱是用在刀刃上,他又有什么舍不得的呢?

&ep;&ep;拿定了主意,关世琛表情淡然的放下放大镜,抬头问李尚东:“李老板,这件东西我有意买下,您给个底价吧。”

&ep;&ep;李尚东想了想,说:“四十五万,您是老丘的朋友,我再让一万,四十四万,不能再少了。”

&ep;&ep;关世琛坐的稳稳的,呵呵笑道:“李老板,我买这件东西,是要给一位长辈贺寿用的,四十四万这个数?”

&ep;&ep;四十四这个数字,谐音真的和死死死相差不远,贺寿送这种礼物,还不如空手去算了。

&ep;&ep;李尚东一愣,顿时连声道歉:“这个这个,真是对不住了,关老板,是我错了,是我错了。我再让一万,您看怎么样?”

&ep;&ep;“还是有些贵。”关世琛看着李尚东,胸有成竹的说道:“李老板,我打赌这件东西你四十万就能卖我。”

&ep;&ep;“这……”李尚东犹豫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