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6特:匹配。

&ep;&ep;7慝(tè):改变,变心。

&ep;&ep;【经典原意】

&ep;&ep;漂浮摇荡的柏木舟,就在河的中央。头发飘垂的那个少年,是我相中好的伴侣。发誓至死也不会改变心肠!母亲啊,苍天啊,为什么不体谅我呢!

&ep;&ep;漂浮摇荡的柏木舟,就在河的边缘。头发飘垂的那个少年,是我相中好的伴侣。发誓至死也不会改变心肠!母亲啊,苍天啊,为什么不体谅我呢!

&ep;&ep;【当代阐释】

&ep;&ep;父母之命的抗争

&ep;&ep;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规则与框架下的爱情循规蹈矩,如一潭死水,波澜不惊。《柏舟》中的女子尖叫着打破了这份平静:我就喜欢那个男孩子,非他不嫁。母亲啊,老天啊,为什么不体谅我呢。

&ep;&ep;自由独立的爱情经常要面对各种尤其是父母的拒绝与考验。

&ep;&ep;不能求全责备父母,儿行千里母担忧,何况是女儿出嫁这等大事。舐犊情深,深爱自己的父母总希望尽量减轻女儿前行路上的阻力,喜欢用自己的意志去左右控制女儿的爱情。这样能够顺顺利利实现他们心目理想中的女儿的幸福。

&ep;&ep;但观念的背离引起理解的偏移,父母与子女都坚持自己对幸福的理解。轻则一方放弃坚持,重则私奔、殉情以此来逃避压力与痛苦。任何碰到这样问题的人都会因此痛不欲生。花儿美丽还是果实诱人,从没有正确答案,嗡嗡的蜜蜂只需那甜甜的花蜜,它认为花儿美丽;饥肠辘辘的农夫见到累累果实,肯定会觉的果实诱人。如果你一定要蜜蜂去寻找果实,而让饥饿的路人去嗅闻花香,矛盾在所难免。纯真的爱情当中是否需要历经世事的父母观念的参与,总是个难以说清的问题。

&ep;&ep;追求自由的爱情与幸福,这是每个恋人的权利。爱恋的天空是湛蓝的、宽阔的,如同那一马平川的广袤草原,可以信马由缰。情之所钟,便是注定了一辈子的缘分。

&ep;&ep;父母要生生拉回已经飞走了的女儿的心,总感觉有棒打鸳鸯,拆散恋人之嫌。大可不必如此。但爱情又是盲目的,沉浸其中的双方迷恋彼此,任何的缺点不足都被忽略。即使发现,也会自我安慰,找出一个貌似合理的理由,给自己一个借口,麻醉自己。如果一辈子麻木下去,倒也情有可原,但偏偏是一过热恋期,所有问题统统又都会跳出来,炒蹦豆般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ep;&ep;如何在保证自由的权利下不发生爱情短视盲目症,检视自己,多看看前车之鉴,多听听老人之言,或许,能少走些弯路。

&ep;&ep;【国学故事】

&ep;&ep;陆游与唐婉的爱情: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生活也很不幸。

&ep;&ep;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为伴侣。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相敬如宾。然而,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以至最后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她离婚。陆游和唐婉的感情很深,不愿分离,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亲恳求,都遭到了母亲的责骂。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婉忍痛分离。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婉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这一对年轻人的美满婚姻就这样被拆散了。

&ep;&ep;十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漫游山阴城沈家花园。正当他独坐独饮,借酒浇愁之时,突然他意外地看见了唐婉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内心悲痛的他正要抽身离去。不料唐婉征得赵士程的同意,给他送来一杯酒,陆游看到唐婉这一举动,体会到了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了唐婉送来的这杯苦酒。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ep;&ep;陆游在这首词里抒发的是爱情遭受摧残后的伤感、内疚和对唐婉的深情爱慕,以及对他母亲棒打鸳鸯的不满情绪。

&ep;&ep;陆游题词之后,又深情地望了唐婉一眼,便怅然而去。陆游走后,唐婉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将这首《钗头凤》词从头至尾反复看了几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声痛哭起来。回到家中,她愁怨难解,于是也和了一首《钗头凤》词。唐婉不久便郁闷愁怨而死。

&ep;&ep;【文化常识】

&ep;&ep;古代婚姻:中国古代婚姻过程大致经历六种礼节,第一是纳采,男家向女家送一点小礼物(一只雁),表示求亲的意思;第二是问名,男家问清楚女子的姓氏,以便回家占卜吉凶;第三是纳吉,在祖庙卜得吉兆以后,到女家报喜,在问名纳吉时当然也要送礼;第四是纳徵,这等於宣告订婚,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