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本就是侯将军挑衅在先,棠儿帮冯鉴青解围,打抱不平,也在情理之中,陛下万不可重责。”

&ep;&ep;苦口婆心的劝言回荡在寝殿中,郑皇后提心吊胆地敛首跪在床榻上,额头渗着豆大的汗珠,面色苍白极了,毫无血色。

&ep;&ep;站在她面前的薛道权满腔怒火,甩袖斥道:“她一个未出阁的公主,没有朕的允许,怎可随意面见外臣?现在侯海上疏弹劾,说朕的女儿不守礼法,有伤风化,甚至意图涉政!”

&ep;&ep;最后两个字出口,郑皇后神色大变,“那分明是侯海为他的儿子出气,棠儿怎会涉政啊!请陛下明鉴啊!”

&ep;&ep;急火攻心,郑皇后猛地吐出一口黑血,顿感天旋地转。

&ep;&ep;薛道权急忙扶她躺下,“你好好歇着,不要再劳心费神了。”

&ep;&ep;郑皇后不顾虚弱病体继续劝道:“棠儿是您的女儿,不要因为几句谬论而伤了父女的感情,她还那么小……”

&ep;&ep;薛道权别过头,凝重闭目,决绝道:“这次是绾阳的错,朕必须给她一个教训,杖责二十,让她好好反省。”

&ep;&ep;“陛下!”郑皇后欲要拽住他离去的衣袖,羸弱的身子从床上栽倒下来。

&ep;&ep;薛道权一惊,回身扶她,可她却不肯起来,伏跪在他脚下,凄怆哀求道:“棠儿还小,禁不起杖打啊!臣妾去劝劝她,她会听话的!”

&ep;&ep;薛道权心疼地拥她入怀,怀中枯瘦的女子渐渐啜泣起来,“陛下……棠儿姓薛,是您唯一的女儿,血脉相连,她不会……绝对不会背叛您。”

&ep;&ep;薛道权眼神复杂,紧紧地抱住她。

&ep;&ep;当薛棠得召见郑皇后时,她呆住了。

&ep;&ep;那副病容更加憔悴了,形如槁木的身子瘫靠在床榻上,乌发垂散,眼眶深凹,面色惨白,一副油尽灯枯之貌。

&ep;&ep;薛棠鼻子一酸,上前握紧她的手,“母后……”

&ep;&ep;郑皇后覆上她的手背,有气无力地劝诫道:“乖孩子,听母后的话,你还是个没出阁的姑娘,没有你父皇的旨意,不要随意抛头露面。哪怕以后婚嫁了,也不要与外臣过从甚密,更不要……干涉朝政,切记,切记!”

&ep;&ep;一番说教淡化了薛棠哀伤的情绪,尤其那反复强调的语气,令她心生不快。

&ep;&ep;她微微松了手,头垂了下来,“母后认为儿臣错了?”

&ep;&ep;寂然无声,郑皇后沉默不语。

&ep;&ep;薛棠抬眸看她,眼神满是理直气壮的倔强,“那侯胥仗势欺人,我身为一国公主,有责任保护我的子民。”

&ep;&ep;此话一出,郑皇后怔住了,眼前少女的神情似曾相识。她的内心惴惴不安,语气多了几分严肃,“你为冯鉴青打抱不平的心,母后理解,可也要恪守礼法。酒宴上皆是披襟散发,衣衫不整的外臣,你身为公主,又是个未出阁的女儿家,怎可在这样的场合中抛头露面?”

&ep;&ep;“那是皇家举办的宴会,又不是自家的私宴,他们见了公主,理应穿好衣服,着装整齐,怎怪我不守礼法?明明是侯胥失仪大不敬。”薛棠忍不住地反驳。说罢,她小声地嘀咕起来:“再说了,那侯胥大腹便便,也没什么好看的。”

&ep;&ep;郑皇后摇头叹息,“棠儿……”

&ep;&ep;眼见着郑皇后又要开始长篇大论的说教,薛棠连忙应道:“我记住了。”

&ep;&ep;“好孩子。”郑皇后怜悯地抚摸着她的头,目光略有几分哀戚。

&ep;&ep;薛棠怏怏不乐,她若是个皇子,必然受到帝后夸赞,哪怕真的涉政了,她也不会受到任何责罚,甚至还会得到鼓励和支持。只可惜她是个公主,常常好事变坏事,处处受限,诸多不宜。普通男子尚可三妻四妾,公主是除皇后外,国朝最尊贵的女人,却仍要守贞。明明受帝王万千宠爱,却被明令禁止不许踏入前朝一步,宛若槛花笼鹤。

&ep;&ep;不过,她还是很喜欢自己的女儿身,若有朝一日,女子可以冲破束缚,如男子般潇洒而活,那该有多好……

&ep;&ep;她正想着,郑皇后和婉的声音传来,“尺八杀伐气太重,不如换别的乐器学习。你父皇喜听琵琶,你若感兴趣,我便传乐师过来教你。”

&ep;&ep;“琵琶也可奏出杀伐之音。”薛棠脱口而出。

&ep;&ep;郑皇后无奈叹道:“女子习乐还是要以柔婉之曲为主,静心修身,陶冶情操,那些粗犷的乐器和曲子皆不宜女子学习。”

&ep;&ep;闻言,薛棠心里郁堵,丝竹管弦本是一种乐趣,怎么像被拷上枷锁似的?

&ep;&ep;她欲言又止,郑皇后剧烈地咳嗽起来,抚胸喘息,嘴唇愈发苍白。身旁的侍女急忙递来药茶,薛棠立刻接了过来,微斜杯身送到郑皇后嘴边,缓缓喂其服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