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每三个月有一次考试机会,时值六月,程卿此次参加的是夏季入学考试。

&ep;&ep;错过这次,就只能九月再去考。

&ep;&ep;她当然想先考进书院,再等三个月,谁知会有什么变故。

&ep;&ep;程卿放弃了坐船,坐轿坐车都有危险,还是靠两条腿走着去吧,只当锻炼身体了。

&ep;&ep;她一出门就有街坊主动和她打招呼,程卿孝顺和有志气的美名传遍了杨柳巷,每日卯时,程卿家的阁楼上就会传来郎朗书声,不论天晴下雨,两个多月以来从未间断。

&ep;&ep;这么努力的小郎,街坊们大多报以善意,希望程卿能考上。

&ep;&ep;程卿收下街坊们的善意:

&ep;&ep;“程卿定不负大家的期望!”

&ep;&ep;话音刚落,她身后又有马蹄声传来,讨人厌的俞少爷坐在马背上居高临下的看程卿:

&ep;&ep;“没有秋风可打,你连车资都出不起,要走路去书院?有十几里路呢,等你走到了书院,别人都考完了。”

&ep;&ep;程卿未搭理他,俞少爷就骑着马哒哒哒跟着程卿走。

&ep;&ep;十几里路呢,程卿花了一个多时辰才到南仪书院,俞少爷不紧不慢跟着,一路上都没停止过用言语讽刺挑衅程卿。

&ep;&ep;程卿为什么忍他?

&ep;&ep;因为姓俞的只动嘴不动手,程卿就当多了个免费保镖,有知府公子同行,没有宵小敢造次!

&ep;&ep;南仪书院建在一座小丘上,坐落于青山绿水之间,外部环境一点都没得挑剔。

&ep;&ep;这座书院,南仪程氏花了两万两银子,又有县里其他士绅捐了一万多两,耗费了三年时间才建成,除了读书环境吸引人,教学质量更叫有志科举的学子们心动。

&ep;&ep;这两年,每一季的入学考试,南仪书院的门口都挤满了人。

&ep;&ep;程卿走得气喘吁吁,远远瞧见了书院大门和其他考生,忍了一个多时辰,她总算能甩掉俞少爷这个毒舌又讨厌的知府公子,声音也难免带上几分欢愉:

&ep;&ep;“多谢俞少爷一路护送,下次不必这么热情,你我就此别过吧!”

&ep;&ep;嗯?

&ep;&ep;这黄脸小子,竟将他当成了护卫!

&ep;&ep;俞少爷一下就炸了。

&ep;&ep;他要追上去找程卿算账,几个同窗策马前来,远远招呼他:

&ep;&ep;“俞三,今日是书院一季一次入学考试,也是我们的季假,你怎不回府城逍遥?”

&ep;&ep;“是呀,平日里也没见你这般努力!”

&ep;&ep;“难道今天有你家亲戚应考……”

&ep;&ep;俞三冷笑,“我可没有这种亲戚,是程珪的堂弟!”

&ep;&ep;程珪的堂弟?

&ep;&ep;程珪的堂弟自有程珪操心,和俞三有何关系,除非……是那个扶灵归乡的堂弟!

&ep;&ep;同窗们一下就笑了。

&ep;&ep;“俞三,县里都传你和程珪欺负那小堂弟,你还敢靠近他?”

&ep;&ep;俞三黑了脸。

&ep;&ep;不理会同窗的揶揄,他抬头看向书院门口,程卿好像被一个仆妇拦住了,对方要塞给程卿一个食盒,被程卿拒绝。

&ep;&ep;俞三翻身下马,往书院门口走。

&ep;&ep;原来是程家二房打发仆妇给程卿送补品。

&ep;&ep;程家二房难道是怕了程卿,竟要如此小意讨好?

&ep;&ep;程卿一惯是那么气人,送补品的仆妇传达了一大通二房长辈的关怀之语,程卿愣是没接受对方送的炖品。

&ep;&ep;食盒半开,飘出阵阵幽香,等在书院门口的其他考生忍不住吞咽口水,程卿却不为所动,掏出怀里的点心慢慢吃起来。

&ep;&ep;周围人看程卿的目光如同看傻子。

&ep;&ep;周嬷嬷暗暗着急。

&ep;&ep;“卿少爷——”

&ep;&ep;“嬷嬷不用再劝,继祖母的好意程卿心领了,在程卿没有能力孝敬继祖母之前,不会再接受她老人家任何物质上的资助!”

&ep;&ep;程卿一脸义正言辞,俞三刚好走近听见这话。

&ep;&ep;怎么,是故意说给他听呢?

&ep;&ep;俞三想讽刺程卿几句,偏又有许多考生在场,这里是书院门口,他若无故讥讽程卿,书院的戒尺打人很疼的。

&ep;&ep;嗡——

&ep;&ep;南仪书院的钟声响了,程卿跟在其他考生后面,走进了书院。

&ep;&ep;周嬷嬷急的要命。

&ep;&ep;程卿要真考上了南仪书院,老夫人肯定会责怪她办事不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