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天色大亮,窗外早起的鸟儿在叽叽喳喳的唱着小调,王虚起身伸了个懒腰,洗漱完毕,在一块平坦的大石上练起了上善剑法。

&ep;&ep;高处视觉透亮,意远境旷,王虚的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

&ep;&ep;剑法,除了勤学苦练外,更高的境界也只有明神思悟了。

&ep;&ep;达到炉火纯青后,才能遇到极限的屏障,突破屏障后,也就进入了下一个境界,而境界,也不只是指精神上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还要达到法身统一。

&ep;&ep;境界,是一个界限模糊的东西,所以在同一个大境界的人,也是有高有低,参差不齐。

&ep;&ep;王虚练了一阵,卫老三过来叫他吃饭,两人吃过饭后,一同向文城走去。

&ep;&ep;文城、武城和卫城都保留了王虚当初取的名字,只是把寨字改成了城字。

&ep;&ep;文城主要是治民,武城主要是治军,文武二城就是望月城的两条脊梁。

&ep;&ep;外来的贵客,一般都会被卫老五安排在文城,所以新来的特使一直都住在文城里。

&ep;&ep;王虚和卫老三两人,骑着马通过望月城东北角的居民和商业区,向着文城的北门走去。

&ep;&ep;看着这一片繁华的景象,王虚莫名的有一种感动。

&ep;&ep;他很感激这些身置繁华中的人,更感激那些为这一切一直在默默坚持努力的人们,王虚突然觉得,他们才是最伟大,最可爱的人。

&ep;&ep;到了文城的北门,厚重的城门后是一个巨大的码头,各种船只往来,人影穿梭,好不热闹。

&ep;&ep;两人驱马走入,在一块特定区域的前方停了下来。

&ep;&ep;这块特别划出来的区域,并列竖立着数面大旗,大旗迎风舒展,大气磅礴。

&ep;&ep;大旗上书着一个龙飞凤舞的“文”字,文字旗的前岸边,停泊着数艘大小不一的同样插着文字旗的船只。

&ep;&ep;卫老三带着王虚来到一个比较小的船只前,把腰牌给船头的船夫看了一眼,便自收回,船夫恭敬的对着卫老三拱手作礼,唤了一声大人。

&ep;&ep;王虚两人牵着马上了小船,小船的中心处是一个拱形的船屋,船屋的前后是较为宽敞的甲板,船屋的两侧是可供单匹马通过的过道。

&ep;&ep;卫老三说了声去文城府,两个船夫一前一后,缓缓的开动小船,慢慢的驶出了码头。

&ep;&ep;月牙湖下游的出口处,有数个节流岛,将月牙湖的水流疏导的极为平顺,其中最大的那个就是文城府的所在。

&ep;&ep;所以,文城府所在的岛屿也被取名为文城岛。

&ep;&ep;到了文城岛,岛的中心处最大的院落就是文城府,在远处来看也极为醒目。

&ep;&ep;两人下了船,策马来到文城府的大门前,卫老三将腰牌给守门的侍卫看了下,两个侍卫恭敬的接过王虚二人手里的马绳,另一个侍卫领着两人进入了文城府内。

&ep;&ep;侍卫领着两个人进入府内,早已有人去通禀了卫老五。

&ep;&ep;“大人回来了,卫老五恭迎大人。”卫老五见到王虚归来,喜笑颜开的说道。

&ep;&ep;“老五,特使大人在何处?”王虚问道。

&ep;&ep;“特使大人在后山赏景游玩,可要差人去唤特使大人?”卫老五虽然知道新来的特使比王虚的品级要高,可是有最初共患难的真情在,在卫老五的心里,还是王虚更亲近一些。

&ep;&ep;“不用了,我过去看看。”王虚说道。

&ep;&ep;卫老三和卫老五跟着王虚来到了后山,王虚看到山顶的凉亭里,有两个女子在静静的看着湖面。

&ep;&ep;在远处,有几个侍卫,时刻注意着两个女子的动向,在看到三人来后,其中的一个侍卫向卫老五点头示意。

&ep;&ep;卫老五向身后摆了摆手,几个侍卫会意的撤了回去。

&ep;&ep;王虚静静的看着山顶的两个背影,不忍心去打扰,卫老三和卫老五也静静的陪着王虚站着。

&ep;&ep;是的,王虚认出了这两个背影的身份,是文绮和玉儿,一时间百感交集。

&ep;&ep;王虚静静的站着,心里却在努力的平复着。

&ep;&ep;他怕突然的躁动,会惊动他和文绮之间的这种平静。

&ep;&ep;他怕语言的苍白,无法表达他对这种美的敬意。

&ep;&ep;他怕缘份的随意,会顷刻间带走他所有的希望。

&ep;&ep;是的,王虚就像是一个患得患失的小孩子,一时间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哪怕是他在面对死亡时都不曾畏惧。

&ep;&ep;文绮注意到了山下的三人,招了招手示意让三人过去。

&ep;&ep;王虚让卫老三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