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楚辞下了车,面带微笑地看着人群中孩子王一样的楚小远,等着他奔过来。

&ep;&ep;不出所料,楚小远果然跑了过来,一把抱住楚辞大腿开始哭:“哇哇哇……小叔……怎去了这么久……我还以为你不回来了!哇哇哇……”

&ep;&ep;楚辞弯腰抱起楚小远,无奈笑道:“我不是说了要去很久吗?”

&ep;&ep;“没说这么久!哇哇哇……”楚小远很委屈。

&ep;&ep;“好吧,就当我没说好了。你确定要这么一路哭回家吗?他们好像都在笑你了。”

&ep;&ep;楚小远小脸一红,抹了把眼泪然后挣扎着下来,“我才没哭,就是气你说话不算数!”

&ep;&ep;“好吧,是小叔不对。那这包花生糖给你赔罪,不知道你能不能原谅小叔呢?”

&ep;&ep;楚小远别扭地接过糖,然后说:“那就原谅你吧。”

&ep;&ep;“真乖!快去把糖分给小伙伴们吧,家里还有好些,可别小气了。”楚辞不放心地叮嘱了一遍,这家伙可没那么大方,花生糖有些大,他很怕楚小远从中间咬开,然后一人半块。

&ep;&ep;楚小远哼了一声,对这个败家的小叔表示很无奈,他们都是他的小弟,他怎么会那么小气呢!

&ep;&ep;楚辞让他们继续玩,又上了驴车往家赶。

&ep;&ep;楚家院子里,楚母头戴银簪,身穿崭新的棉袄,坐在一堆老太太里唠嗑。沈秀娘坐在一旁缝小孩衣裳,时不时和周围的老人说两句话。楚大哥正蹲在一旁洗菜,他老娘和媳妇身子不爽利,他得多做点才是。

&ep;&ep;远处隐隐有车声响起,楚母突然叫起来:“是小二回来了!”

&ep;&ep;第35章字得取得响亮些

&ep;&ep;楚辞回来引起了一阵热议。

&ep;&ep;其实主要还是坐在他家门口的老太太们议论的比较多。原因在于楚辞大手笔的给她们一人泡了一碗热热的糖水喝。

&ep;&ep;古代工业不发达,糖也是稀罕物,甚至比盐还要贵一些。盐是生活必需品,朝廷再怎么样也不会断了老百姓的生路,一直都在调控盐价,穷苦人家最多吃的淡一些,倒不会完全买不起。

&ep;&ep;而糖就不一样了,在几十年前,这东西一般都是贵族或豪富之家才能享受到的东西。直到偶然有一个工人改良了制糖的技术,才让糖变成一般人也能享受到的食物。

&ep;&ep;而对于长溪村的百姓来说,他们一年到头除了能从地头山里的水果上汲取到一些甜味之外,其他的就只有过年或家中有孕妇时才能吃到一点。

&ep;&ep;现在在楚家坐了那么一会就能白得一碗糖水,大家都有些不好意思,起身便说要走。楚辞再三劝说之后,她们才接了过去。

&ep;&ep;但老人家都不太舍得喝,端着碗只放在嘴边轻轻抿了抿,然后便借故回家去,心里想的却是让儿孙也跟着沾沾光。

&ep;&ep;楚辞放的糖多,即使再兑一碗水下去,喝起来也还是甜甜的。因为楚小远已经给大部分男孩子都分了花生糖了,所以这次的糖水,只要不是太偏心的奶奶,家中的女孩都能喝得多一些。

&ep;&ep;她们六七岁的年纪就要开始学做家务,平日里也难得出门,不像男孩子一样可以上山下河四处寻摸东西吃打打牙祭。

&ep;&ep;那些老人走后,楚母嘴上抱怨了几句,说楚辞有点太大方了,不过她心里还是很高兴的,毕竟这是儿子给她做脸。

&ep;&ep;楚辞自然不会生气,他将给众人买的东西一起从筐里拿了出来,摆在桌子上。楚广看见那坛酒就笑得牙不见眼,被楚母和沈秀娘一起瞪了一眼。

&ep;&ep;但看着桌上给她们买的东西,两人却犯了愁。红枣她们倒是知道怎么吃,就是这个阿胶,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啊。尤其是听说它的价格贵重,就更加要小心对待了,万一弄不好浪费就太可惜了。

&ep;&ep;楚辞也不知道具体怎么吃,他也就见他奶奶和妈妈吃过,但以前她们吃的好像是成品。

&ep;&ep;不过他刚好要去村长和黄大夫家一趟,刚好可以问问黄大夫。楚广也要跟上,他得听听黄大夫的说法,然后回来做给她们吃。

&ep;&ep;楚广提着两包黄烟和两包饴糖走在楚辞旁边,他对楚辞说:“小二,上次你让村长带回来的五十两我们已经花了大半了,一共买了两亩水田和一亩旱地,我看了,都是肥地,所以比其他的要贵一些。现在一时找不到其他好的田地了,等回去,我让你嫂子把银子还给你。”

&ep;&ep;“哥,你这说的哪里话,什么你的我的?这是咱们家的。嫂子是当家主母,钱自然是该放在她那里的,你若是再说这种话,小心我告诉娘。”

&ep;&ep;“嘿嘿,哥以后不说了。”楚广憨厚地笑了两声。过了一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