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人家是孔山长打过招呼的,自然可以晚些过来。这位书生,我劝你还是先回去,明年早点再来吧。”

&ep;&ep;“孔山长说的?那不知秦先生说的有没有用呢?”楚辞说道。

&ep;&ep;“秦先生?”那门人念了一句,然后恍然大悟,想起了县学的金字招牌。

&ep;&ep;“你怎么不早说呢?小人这就带你们进去。”门人立刻满脸堆笑,还殷勤地要帮他们提东西。

&ep;&ep;楚辞谢绝了,和楚小远跟在这人后面往里走。

&ep;&ep;蒙童馆一共四个先生,门人带他们去的这家先生姓沈。在他们之前,那个带着孩子来的人已经在拜师了。

&ep;&ep;肉肉的小包子脸严肃的听着先生训话,头上的发髻因为点头的动作一搭一搭的,看上去格外可爱。

&ep;&ep;当视线移到他身旁的大人时,楚辞心中暗叹一句,这也太巧了吧。站在孩童左侧的赫然就是那位徐老爷。

&ep;&ep;第40章变故突起

&ep;&ep;徐管家也看见楚辞了,他朝楚辞笑了笑,然后又看着他家小少爷行拜师礼。真可爱啊!和少爷以前一模一样。

&ep;&ep;沈先生年约二十五六的样子,他训话之后,先让钟离钰退后。然后让他们两人上前。

&ep;&ep;在沈先生的注视下,楚小远上前一步,两只小手搭在一起行了个礼,说道:“学生楚远,拜见先生。”

&ep;&ep;“还不忙。我还有几个问题要考你,你若是答出来了,我才能收下你。”

&ep;&ep;刚才钟离钰也是经了这一遭的,他基础比较扎实,三字经和弟子规都已背熟,千家诗读的很熟,百家姓和千字文及幼学琼林也开始接触了。

&ep;&ep;楚小远有些不安,他只跟着小叔认了一些字,读了一点点书,不知道能不能回答出先生的问题。

&ep;&ep;楚辞将他往前推了推,轻声安慰道:“无碍的,会多少就答多少,切记莫要隐瞒或耍小聪明。”

&ep;&ep;“嗯。”楚小远点点头,然后面向沈先生:“请先生出题,我准备好了。”

&ep;&ep;“你把弟子规的第一段背给我听一听。”

&ep;&ep;楚小远一喜,张嘴便来:“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人。有余力,则学文。”

&ep;&ep;沈先生点点头,问道:“何为,首孝悌,次谨信?”

&ep;&ep;“嗯…小叔说,这两句的意思是圣人教导我们首先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尊敬师长,然后做事情要讲诚信。”楚小远回忆了一下,然后说道。

&ep;&ep;“你再将三字经第一节背给我听一听。”

&ep;&ep;楚小远窃喜,这个好像也会,便背着小手朗声背诵:“人之初,性本善…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ep;&ep;“背的很好。”沈先生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他又问了一个问题。

&ep;&ep;“孔融四岁让梨,天下称道。若我说今日你与他之间只有一人能入学,你是否愿将这个机会让给他?”

&ep;&ep;楚小远眨巴着眼睛转头看向一边的钟离钰,钟离钰也紧张地看着他,生怕这个小哥哥开口说不让,他就不能入学了。

&ep;&ep;楚辞面色有些冷,他看着沈先生,却见沈先生也笑着回望他,目光之中全是坦然,并不像是携带私怨的样子。

&ep;&ep;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若说愿意放弃入学,就是向学之心不坚定。若说不愿意嘛,又和孔融让梨这一典故相背了。楚辞难得捏了一把汗,不知道楚小远会怎么说。

&ep;&ep;“可是,孔融让梨不是弟弟让给哥哥吗?我长得大些,是哥哥,你应该问小弟弟呀。”楚小远疑惑地看着沈先生,似乎不明白先生为什么连这个都不知道。

&ep;&ep;楚小远从孩童的角度看待问题,倒是让沈先生一时语塞。片刻之后,他笑着说道:“你说的对,是先生一时糊涂,问错了人。你的题目都答的很好,先生收下你这个弟子了。”

&ep;&ep;楚辞对这个先生的感觉由坏变好,能坦然在学生面前承认错误的,一定不是庸碌之辈。至于他之前为什么要问那个问题,那就不得而知了。

&ep;&ep;沈先生收下拜师礼,给楚小远也训了话,然后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去教舍拜孔子等人的画像。

&ep;&ep;徐老爷和楚辞等在外面。楚辞见他朝自己走过来,心里有些警惕,见他伸手朝身上掏着什么,更是差点摆出李小龙的经典架势,喊一声“阿打”!

&ep;&ep;一封信被递到了楚辞面前,徐管家说:“楚秀才,容老夫介绍一下,在下是寇府总管,我家少爷曾经和楚秀才有过一面之缘,不知你可还记得?”

&ep;&ep;寇兄?楚辞心里浮现出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