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坐了一会儿,周崇慕便忍不住了,朝着陆临伸出手,说:“师弟陪我躺一会儿吧。”

&ep;&ep;他从不喊陆临的名字,执意以师弟相称,也从不在陆临面前自称是“朕”,陆临觉得奇怪,同他纠正了几回,可周崇慕不改,陆临也没办法,只能随他去了。

&ep;&ep;周崇慕让陆临陪他躺一会儿,陆临不能忤逆,起身随他进了内殿。周崇慕起身前嘱咐了路喜按时叫他起来,让李序和礼部的张清广提前去养心殿候着。

&ep;&ep;陆临算了算,其实也躺不了多久,也不知这大热天的,周崇慕巴巴的从养心殿赶回锦华殿究竟是图什么。

&ep;&ep;天热,陆临素来怕热,可他伤势未愈,周崇慕吩咐宫人不许让殿里太过潮湿阴凉,故而殿里没有取冰,只换了薄薄的锦被。

&ep;&ep;陆临和周崇慕并排躺着,周崇慕不说话,陆临就也不开口,周崇慕只好开口问:“太平馆建好了,你有去看看吗?以后可以去那儿解闷儿。”

&ep;&ep;“看了,陛下来之前正在读《楚史》,劳陛下费心。”陆临说。

&ep;&ep;“《楚史》么?”周崇慕沉吟了一会儿,笑道:“史书乏味,史馆里的老夫子们嘴皮子又凶悍,没什么可看的,师弟喜欢读些什么书,我叫人搬来。”

&ep;&ep;陆临心思转了转,明白周崇慕说这话就是不想让他看史书的意思,他不欲违逆周崇慕的心思,便说:“,也好对自己的伤势有个了解。”

&ep;&ep;提到伤势,周崇慕便不再说话了,只说午后就让人去书库里清点,然后便强势地搂过陆临的肩,让他躺在自己怀里,亲亲热热地睡了午觉。

&ep;&ep;陆临缩在周崇慕怀里,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很快就睡着了,他毕竟重伤初愈,精神头儿算不得太好,很容易就困乏。

&ep;&ep;周崇慕轻手轻脚地起来,去了养心殿。他知道李序上午并不是真的想同他说春闱的事情,离春闱还有大半年,不用着急,他不过是想挑个话头起来。

&ep;&ep;这会儿周崇慕真的请来了礼部尚书张清广,李序说也得说,不说也得说。他吹胡子瞪眼地否决了张清广提出的三四个主考官人选,张清广便急了,当着周崇慕的面发了通脾气然后拂袖而去。

&ep;&ep;李序心想事成,笑呵呵转向周崇慕,说:“陛下,秦国的公主今日上午已经进了湖州境内,再有半月就能到京城了。”

&ep;&ep;周崇慕不为所动,反问道:“朕几时说过不让公主进京了吗?”

&ep;&ep;“陛下!”李序有些急了“秦齐兵败,割地求和,秦国又送了公主来和亲,陛下与臣都知道,得饶人处且饶人,且不说公主此行不简单,陛下既已应了秦国的请求,便也该拿出点诚意来,免得伤了秦国尊严,逼急了宗一恒!”

&ep;&ep;周崇慕眯起眼睛笑了笑:“要不是知道宫里躺着一个叛臣,朕真要以为丞相也被宗一恒收买了。手下败将而已,宗一恒真的急了又能怎样。哪怕他手上仍有司玄子,朕也未必惧怕,当初他手握两大才子,一样败给了朕。再者说了,他们派来的公主也不是正经的皇室公主,宗亲旁支的罢了,还得要多大的阵仗迎进宫?”

&ep;&ep;李序叹了口气,道:“陛下何苦与臣争这口气,陛下也知道宗如意是摄政王的幼女,虽是庶出,但宗一恒对摄政王的礼遇几十年如一日,陛下心中也有数吧。”

&ep;&ep;李序走了以后周崇慕便没了心思,一直待在养心殿里批折子。说是在批折子,可他的心思全然不在这上边,批着批着便停了笔。

&ep;&ep;陆临醒了,他什么也不记得,周崇慕从没想过他还能醒。陆临应该也很想活下来吧,否则那么重的伤,那么痛,怎么能苦苦支撑这么久。

&ep;&ep;九仞峰,看起来远不止九仞,陆临跳崖的时候,他已没有退路,山风猎猎,初春时节,山脚下一片欣欣向荣,山顶上仍然霜寒露重,陆临系着披风,他的马早就死在了半途,一路奔波上山,鞋尖都被露水打湿了。

&ep;&ep;他身后是云雾缭绕的山崖,周崇慕就在不远处,他想喊他一声,让他回头,一切都有余地。可陆临看也没有看他一眼,他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选择了坠崖。

&ep;&ep;周崇慕从他拿刀杀人那一日开始,从没有一刻像陆临坠崖那时那样惊惶,他一路追随陆临上山,并不是要逼他死。

&ep;&ep;多亏陆临多年习武,有一身轻功和内力护持,勉强留了口气,周崇慕强行将他带回宫中,流水一样的药材往他嘴里送,只为吊着一条命。

&ep;&ep;周崇慕舍不得陆临死,他喜欢陆临,打小就喜欢,哪怕陆临做出这样对不起他、对不起南楚子民的事情,他还是喜欢陆临。

&ep;&ep;原本他也是恨的,恨陆临的背叛,恨陆临狠心赴死,他留着陆临的命,在陆临昏迷的时候想过很多次,如果陆临醒了,他要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