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林深觉得他在影射些什么,但又好像仅仅只是在单纯的评述。他难以找到其中的差距,只能继续倾听。

&ep;&ep;他听到贺呈陵用这样的一句话收尾,这真是个好故事。

&ep;&ep;对了,贺呈陵继续道,《恶时辰》里有一句话我记得清楚,我觉得我能记一辈子。

&ep;&ep;哪一句?林深洗耳恭听。

&ep;&ep;天已经黑了,路灯的光亮将雨丝打造成银白的线条,在这样的背景下,林深听着贺呈陵道:我会永远留在你的梦中,直到死神降临。

&ep;&ep;虽然不合时宜,而且我也懂原句的背景,林深说出这个前提,语气含笑,眼神的显而易见的柔情和戏谑,但是贺呈陵,你在现在的情况下讲这句话,我听起来真的觉得像极了情话而不是诅咒。

&ep;&ep;贺呈陵瞪他,那是因为你脑子里只有那么点儿事。

&ep;&ep;是啊,林深笑的更加开怀,谁让我脑子里都是你。

&ep;&ep;靠!神经病!

&ep;&ep;果然。

&ep;&ep;林深想,比起那个冷峻且嘲讽的贺呈陵,还是这个骂他的更顺心。

&ep;&ep;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君:

&ep;&ep;(1)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ep;&ep;(2)柏林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ep;&ep;高中地理给我了一个新的人生。

&ep;&ep;这章藏了很多伏笔,欢迎大家打开脑洞。

&ep;&ep;第38章生南┃从此,我就沉浸于大海的诗

&ep;&ep;第二天上午,《涸泽而渔》在戛纳电影节展映,同时展映的还有其他片子,不过依旧有很多人愿意来到这里去欣赏这部华国影片,一部分人是因为多次冲击戛纳次次入围次次未果的宗霆,还有更大的一部分人是为了那个现如今在欧洲最出名的华国影帝林深。

&ep;&ep;不同于《籍》在入围柏林之后进行大量宣传,《涸泽而渔》在国内的时候无声无息,连一个预告片都没放。从那个时候贺呈陵就已经知道了这是一部彻头彻尾拿来冲奖的文艺片,目标观众早已经确定,就是那些文艺青年以及白璨和林深自己的受众群体。跟票房相比,还是奖项更加值得和重要。

&ep;&ep;贺呈陵猜的没错,《涸泽而渔》就是如此打算,它甚至把自己的野心直接放在了最开始的那三分钟。

&ep;&ep;地上是揉成一团的画纸和打翻的颜料,画面缓缓地向上摇,滑过褐色的裤子和瘦削的腰身,接下来足足在林深绘画的侧颜上停了整整两分半。

&ep;&ep;那确实是一张经得起大屏幕考验的脸,神情随着心绪变幻。与此同时,他还在画着那张刚刚起头的铅笔素描。就像林深昨天说的,那是随风飘扬着的无穷无尽的芦苇荡,从缝隙中透出湖水的波澜,天边压下来极低的云,像是要触碰到芦苇的顶端。

&ep;&ep;紧接着,画画的那只手撕掉了这一张刚刚完成的画作,在下面的一张之上飞快地写下了几个字――涸泽而渔。

&ep;&ep;这部电影,终究是拉开了大幕。

&ep;&ep;画家虞生南一直守着一片湖,在那片湖旁边画下了无数张画,再后来随着不断扩长的城市化,那片湖越来越小,芦苇消失,虞生南从此再也不曾画过一张画。

&ep;&ep;贺呈陵终于明白昨天在他问林深后来的时候对方避而不答,因为,已经不可能有后来了。

&ep;&ep;虞生南失去他的湖,他消失在人群之中,成了所有平庸的人中的一个。

&ep;&ep;从此之后,再也没有那个不拘小节,拿烟当命,和花店的老板娘聊兰波的虞生南。

&ep;&ep;展映结束之后,很多人去和林深说话,贺呈陵并没有到跟前去,他靠在影厅的墙壁上,回顾的不是那段十五分钟的一镜到底,也不是片头那三分钟的近景特写,而是另外一段――

&ep;&ep;虞生南靠在花店的墙上,旁边是一大束鲜艳夺目的橙黄色郁金香,白璨扮演的老板娘在旁边侍弄花草。

&ep;&ep;虞生南在这样的背景下拿着一支烟,一边抽一边给她背兰波的《醉舟》,语气含笑,声音比大提琴的回响还要动听。

&ep;&ep;从此,我就沉浸于大海的诗--

&ep;&ep;海呀,泡满了星星,犹如乳汁;

&ep;&ep;我饱餐青光翠色,其中有时漂过

&ep;&ep;一具惨白的、沉思而沉醉的浮尸。

&ep;&ep;这一片青蓝和荒诞、以及白日之火

&ep;&ep;辉映下的缓慢节奏,转眼被染了色

&ep;&ep;--橙红的爱的霉斑在发酵、在发苦,

&ep;&ep;比酒精更强烈,比竖琴更辽阔。

&ep;&ep;那是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