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贾母才不在乎这个大儿媳怎么想,只一心盘算,该送什么当成拜师礼。

&ep;&ep;虽说贾琏是人家的亲外孙,但贾珠可不是,“鸳鸯,我记得我库房里有一幅怀素的字画,快找出来,到时作为拜师礼。”

&ep;&ep;“是,”叫鸳鸯的丫头忙脆生应下,拿了钥匙,转身去库房。

&ep;&ep;“等等,我记得公库里还有几本孤本来着,亲家公一定喜欢,你去找二太太,让她取出来。我想想,还有什么来着,对了,大老爷不是还收藏了一副白玉棋盘,就说我说的,让大太太找出来,孝敬他老岳父,总没有错……”

&ep;&ep;不独贾母,王夫人也很兴奋,回去就翻箱倒柜,要给儿子配齐全行头,免得拜师那天失礼。

&ep;&ep;因着这件事,贾府热闹了好一段时间,可远在金陵的贾琏,只觉晴天霹雳。

&ep;&ep;贾代善过世,葬礼办完,贾赦和贾政兄弟就扶棺回乡,贾琏和贾珠作为已经快长大的孙儿,当然要跟随。

&ep;&ep;一来这是孝心,二也是让他们跟着见见市面,不能长这么大,都不知道老家大门在哪吧?

&ep;&ep;一同回金陵的,还有林如海夫妻。

&ep;&ep;林如海面见太上皇和新帝后,得到他们准许,打算先在淮盐产区秘密施行新的晒盐法,把产量提上来,多产出的盐,会随着南安郡王的海船,远销海外。

&ep;&ep;等到售盐的利润和盐税持平,就可以彻底打破盐价,把价格压到最低。

&ep;&ep;到时仅会让一些盐商蒙受损失,还不至于让朝廷产生动荡。

&ep;&ep;盐商那边好说,只要把出海的利润一说,他们自然会想办法把盐卖到海外去,国内的市场就会被淮盐占据。

&ep;&ep;接下来就是对其他三个盐产区进行改造升级,让他们更快适应变化。

&ep;&ep;商讨完,林如海就得离京了,为了不扎眼,特意多留了几天和贾家一起。但船行到一半,两方就分开了,林如海必须尽快赶回扬州,于是换了水道。

&ep;&ep;而贾敏则跟着两位兄长,护送父亲棺椁,到金陵之后,忙着下葬等一系列流程,完全顾不上来按察使府看儿子。

&ep;&ep;在金陵又停灵了数日,找了适合的日子,方才下葬。

&ep;&ep;从回来到葬礼结束,过去了将近一个月,恰好此时,贾母的信到了。

&ep;&ep;贾赦贾政贾珠,包括贾敏都很高兴,唯独贾琏,只觉晴天霹雳。

&ep;&ep;他不喜欢读书,简直是一刻都坐不住,看到书本就头痛。

&ep;&ep;谁能想到呢,浪到了十一岁,眼看马上就要娶媳妇了,竟然要重新读书,想想都很绝望。

&ep;&ep;他想拒绝来着,可见父亲叔父都兴高采烈的,就不敢说了。

&ep;&ep;想也知道没戏,别拒绝不成,还要遭一顿板子。

&ep;&ep;他老子可是干的出来的,以往有祖母护着,在金陵可没人护着他。

&ep;&ep;贾赦贾政拉着两兄弟好一顿交代,让他们努力刻苦学习,这机会可是难得,就连贾敏都很赞成。

&ep;&ep;贾珠是个喜爱读书的,自小也上进惯了,有了更好的老师,自然欢喜,听得连连点头。

&ep;&ep;贾琏心下郁闷,在老子面前还不得不装作高兴的样子,等离了父亲和叔父面前,整个人都耷拉下来,有气无力。

&ep;&ep;他的小厮心下纳罕,二爷这是怎么了?

&ep;&ep;自从半个月前,二爷认识了王家姑娘,每天都很高兴,昨天不还兴致勃勃去找王姑娘玩吗,怎么今天这幅表情?

&ep;&ep;“二爷,可是老爷说了什么?”小厮小心询问道。

&ep;&ep;“能有什么,让我回京城外祖父家读书,”贾琏颓丧道。

&ep;&ep;“啊?”读书?那和他家二爷有关系吗?

&ep;&ep;还有就是,“那王姑娘怎么办?二爷您不是和王姑娘约了一起去上香吗?”小厮有点着急,他可是收了王姑娘不少好处,帮她在二爷面前说好话呢,这要是二爷回京了,哪还能得到那么多打赏。

&ep;&ep;要知道他家二爷比他还穷,钱到手就花个精光,别说打赏他们这些下人了。

&ep;&ep;还是王姑娘大方,要是能成为他们家二奶奶就好了。

&ep;&ep;听到喜欢的姑娘,贾琏立刻打起精神来,“你去王府里,告诉熙凤妹妹,就说我即刻要回京,不能和她一起去寺庙了,不过请她放心,等回京,我就禀明了祖母,让她老人家做主,定下我们的婚事。”

&ep;&ep;从见到王熙凤那刻起,贾琏就沦陷了,他再没见过比王熙凤还美的姑娘。

&ep;&ep;或许有吧,但一定没有她性格爽朗好玩,这么又漂亮又爽利的姑娘,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