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是的,林黛玉在四年前出生,今年正好四岁,两个月前过了四岁生日,就启蒙了,老师依然是甄士隐。

&ep;&ep;六年前,他们从金陵回来,几个月后,贾敏收到京城的消息,二嫂王夫人诞下嫡次子贾宝玉。

&ep;&ep;那孩子是贾代善去世前怀上的,因为日子浅,刚开始没有发现。

&ep;&ep;又因为贾珠要拜入张家学习,王夫人兴奋过头,忽略了身体的变化,直到肚子渐渐大起来,才怀疑可能有孕了。

&ep;&ep;后在第二年四月生下来,因一出生就皮肤白皙,嘴里还含了一块通灵宝玉,于是取名宝玉。

&ep;&ep;这孩子来时悄无声息,但出生可是闹了不少动静。

&ep;&ep;整个京城都轰动了,竟然有人出生衔玉,何等神异啊!

&ep;&ep;历来帝王将相出生,都带有神异的色彩,但谁也没见过,真事这还是头一回呢,如何不让人好奇。

&ep;&ep;不说外面的百姓了,就连宫里的太上皇和皇上都知道了。

&ep;&ep;他们招贾家人抱着贾宝玉,带着那块通灵宝玉进宫,好看看这样神异的玉有什么特殊之处。

&ep;&ep;贾家自从贾代善走后,就关起门来守孝,对政事压根不关心,渐渐的政治敏感度就淡了。

&ep;&ep;再加上荣国府对下人仁慈,宝玉刚生下来,消息立刻传了出去,没法掩盖,索性大肆宣扬。

&ep;&ep;张老太爷得知消息后,给出了一个主意,让贾家去各大寺庙走一圈,测算这孩子的来历。

&ep;&ep;衔玉而生,那必然有大来历啊,什么来历?

&ep;&ep;哦哦,原来这孩子竟然是圣人下凡,专门传道授业来了,以后必定成为一代大儒。

&ep;&ep;什么,你不信?

&ep;&ep;那大佛寺的禅师和玄明观的道长都是这么说的,那还能有假?

&ep;&ep;所有的大师和道长都测算出,这孩子未来必成大儒,要么就是和佛家道家有缘,成为高僧或道长,不会有第三个可能。

&ep;&ep;皇家自然也得知了这个消息,不说信不信吧,反正叫人把孩子抱进宫看看。

&ep;&ep;宫里,除了两位帝王外,还有凌云子道长,钦天监的大人,他们都为贾宝玉测算了一番,发现果然不错,确实是个学儒修道参禅的好苗子。

&ep;&ep;经过这些年,太上皇和新帝对凌云子都颇为信赖,这人颇有点无欲无求,只对修炼感兴趣,更是六七年没有出过宫,与贾家没有任何联系。

&ep;&ep;而钦天监的人,和贾家也素无往来,不可能为了他们隐瞒陛下。

&ep;&ep;两人放心了,这才打量那通灵宝玉为何物。

&ep;&ep;看着确实不凡,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但皇家又不是没有比这更通透漂亮的玉,因此也就看看。

&ep;&ep;看过了,就把人放回去了。

&ep;&ep;至此,贾宝玉的未来算是定下了,要么读书习文,走大儒的路子,当官是不可能了,毕竟有那般不凡的来历,皇家怎么可能让他接触到权力。

&ep;&ep;出家当和尚,贾家人不可能答应。

&ep;&ep;那就还剩下另外一条路,就是修道,当道士和当和尚不一样,可以在家里修行,也能娶妻生子。

&ep;&ep;要是学问不成,就只能走这条路了。

&ep;&ep;于是贾家对贾宝玉的培养,与原著相比有了改变,教导经史子集的同时,也会引导他接触道法,但绝对不让他碰触佛法经书。

&ep;&ep;这一消息传到扬州,贾敏满心地庆幸,好在张老太爷反应快,不然贾家就要被皇家忌惮了。

&ep;&ep;贾珠和贾琏也会因此没了前程,毕竟你家可是出了一个衔玉而生的人,谁知道这玉是不是代表了帝王?

&ep;&ep;那最好的方式,当然是让你一家子,都没有接触权柄的可能。

&ep;&ep;她已经不指望两个哥哥有前途了,贾家的希望放到了第三代的贾珠和贾琏身上。

&ep;&ep;贾珠读书不错,经过张老太爷的悉心教导,已考中举人,就等明年会试。

&ep;&ep;贾琏虽然学问不行,但好歹能继承爵位,到时恩荫一个虚职,再让张家大老爷走关系活动一下,调去一个有实权的部门,从小官做起,未来也大有可为。

&ep;&ep;要是因为贾宝玉的事,被皇家忌惮,岂不是浪费了他们这几年的努力学习?

&ep;&ep;贾敏可是知道,贾琏学习有多不容易,贾母常常在家信上抱怨,张老太爷是何等狠心,常常打得贾琏手心红肿。

&ep;&ep;而贾珠也时常看书到深夜,贾政那样一个严厉的父亲,有时候都看不过眼,言语关切让儿子多休息,可见张老太爷的严厉了。

&e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