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至于她和她丈夫荡平亚洲,杀人如麻这事,都是皇夫做的,和她女帝有什么关系?

&ep;&ep;屠夫不配成为女帝配偶,可惜他军功太甚,女帝不得不把人关进自己的后宫,免得放出去继续杀人。

&ep;&ep;胡说!戚军神哪里待过一天后宫了,明明和女帝日出临朝听政,夜则同寝安枕,天天待在一起。

&ep;&ep;每次提到女帝和皇夫的话题,总能掀起一番骂战,唯粉,cp粉,事业粉,历史粉,甚至毒粉,都会反复横跳,立场相当不坚定。

&ep;&ep;因为两人做的事实在太多太多了,功绩太大,总有一点能戳中你的心。

&ep;&ep;以至于每次两人相关,都能上热搜,就更不用说他们住过的地方,吃过的东西,穿过的服装,说过的话,欣赏过的风景了……

&ep;&ep;苏叶不知道,这个小院居然在自己走后,真的无人再居住过。

&ep;&ep;她此时只觉得客栈老板倒是个有良心的商人,会因为她帮了城里百姓,就免费出租院子,颇有西北汉子豪爽大气的作风!

&ep;&ep;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正式接待张简仨,这次张简次没来,因为大楚和瓦剌的战争兴起,榷场那边的学院正面临搬迁的问题。

&ep;&ep;谁知道战争一旦开始,会带来什么不可预料的结果?

&ep;&ep;万一瓦剌人跑到西平府城外来了呢,不要说没可能,按照苏叶的计划,很有可能!

&ep;&ep;所以张简次打算组织学院搬走,搬入西平府是不可能了,毕竟大多都是外族人,谁知道有没有包藏祸心的。

&ep;&ep;可放在外面也实在不安全,不管是学院夫子,还是里面的学生,都是宝贵资源。

&ep;&ep;那么搬到哪里合适呢?

&ep;&ep;这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好像去哪里都不合适,学院很大,从夫子到学生,超过六百人。

&ep;&ep;这么多人吃喝拉撒睡,自然是想掩藏都掩藏不住的。

&ep;&ep;最后没办法,只好把人都迁往张掖郡,那是大楚掌握河西走廊最西边的一个城市,往东还有一个武威郡。

&ep;&ep;两地都修建了城墙,有军队防守,瓦剌骑兵来了,只要人不太多,带着攻城器械,就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ep;&ep;且要是学生中出现问题,也只有张掖郡出事,后面还有武威郡作为防线。

&ep;&ep;这个方案只能算退而求其次,但是没办法,总不能让学院就地解散,学生各回各家吧?

&ep;&ep;要知道现在解散了,等战争过去,这群学生能回来的一半都不到。

&ep;&ep;张简次花了大力气培养他们,不是为了让人学个半吊子,似懂非懂,囫囵吞枣,然后直接停学,浪费已经学到的内容。

&ep;&ep;而是等将来大楚真的能打下大漠和西域,用来管理这片区域的。

&ep;&ep;以前的教化确实是为了羊毛计划服务的,通过商业掌控草原经济,再通过思想教育,让他们认同大楚文化,进而汉化成自己人。

&ep;&ep;可随着苏叶的到来,戚十一的野心,计划悄然改变。

&ep;&ep;打下来的地盘需要治理,就得对大楚文化深深认同的官员来干。

&ep;&ep;大楚朝廷考出来的进士们,是不可能来大漠或者西域就职的,这对他们而言,相当于流放,除非犯错,不然没人愿意。

&ep;&ep;而前期又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怎么办?只能就地培养了。

&ep;&ep;因此张简次的教育不仅不能停下,还得加快速度,争取赶上戚十一打地盘的速度。

&ep;&ep;为了争分夺秒培养好城内城外两个学院的人,他放了十二分心思在里面,直接跟着外院迁去了张掖,至于西平府的内院,暂时交由同伴来负责。

&ep;&ep;说完了张简次的去向,张简仨转移话题,说起了戚十一此战的后续。

&ep;&ep;在带着人突袭两个大部落后,戚十一没有消停,直接带人清扫了锡林郭勒草原南部的各个小部落,有些望风而逃,而有些想要反抗,全部被斩落马下。

&ep;&ep;此一战,打出了戚十一的威名,也迎来了瓦剌部落的疯狂报复。

&ep;&ep;他们直接从呼伦贝尔大草原进发,召集了十万骑兵,誓要碾压戚十一,把他杀了祭旗,然后直接攻进东北草原。

&ep;&ep;既然之前的计划行不通,那就直接打吧。

&ep;&ep;反正他们自认为自己积蓄够了足够实力,不惧打仗!

&ep;&ep;且瓦剌王庭还有余力调集五万骑兵,镇守在肯特山脉山脚,防备鞑靼人打过来。

&ep;&ep;这番布局不算错,是最稳妥的做法,起先他们确实成功了,戚十一带着那千人骑兵,直接望风而逃,把到手的战俘都扔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