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确实有一些官员家徒四壁,不过这些人欠的也少,不过几十两几百两应应急。

&ep;&ep;苏叶不差这点银子,干脆免了,博个体恤的好名声。

&ep;&ep;张简仨躬身应下,心里思量了一遍,报出几个人名,都是他认为可以帮自己办好此事的人,说到最后一个名字,顿了顿,还是提了出来。

&ep;&ep;“贾琏?他能力不错,又是张爱卿的外甥,就封个五品员外郎,留你身边任用。”贾琏确实很能干,这些年和王熙凤一起,帮她赚了不少钱,给个恩典也无可厚非,就当是奖励他们夫妻的付出了。

&ep;&ep;张简仨闻言,眼里闪过欣喜,虽然知道贾琏一直在为圣上做事,可从事商贾之事,自然没有当官为朝廷办事体面。

&ep;&ep;皇上愿意给恩典,就表示对贾琏这小子满意,是个好消息!

&ep;&ep;把这件事交代完,苏叶就让所有人离开,自己安静批折子,等梁源回来。

&ep;&ep;一个时辰后,他不仅回来了,身后还悄悄跟着银行行长高新田。

&ep;&ep;“草民高新田,拜见皇上,吾皇万岁……”高新田打扮得很低调,穿着太监服侍,不认识的还以为是哪个普通太监。

&ep;&ep;“行了,起来吧,”苏叶摆摆手,“叫你过来,是需要你办一件事。”

&ep;&ep;“是,皇上请吩咐,草民一定尽心竭力,”也不管任务是什么,高新田直接应下,办得了要办,办不了使劲手段也要办!

&ep;&ep;就因为他这样的觉悟,苏叶才从众多粮商会挑选来的人才中选中他。

&ep;&ep;“之后次辅张大人会追缴国库欠款,你关注他的行动,配合行事,”苏叶道。

&ep;&ep;“皇上的意思是?”高新田立刻领悟,为防自己领会错,特意多问一句。

&ep;&ep;“让那些手里没有现银的人,用产业抵押贷款,利钱可以比给商人的稍微低点,但年限不能太长,”苏叶肯定他的猜测。

&ep;&ep;没错,这是苏叶的第雕。

&ep;&ep;目前银行的困局,是许多人还不敢相信银行的信用,也不会无缘无故去借钱。

&ep;&ep;百姓和商人的生意暂时做起来了,但那些真正有钱人,宁愿把金银藏在库房,也不愿意存到银行。

&ep;&ep;金融业有个说法,银行就是把钱借给有钱人,再从穷人手里讨回。

&ep;&ep;这话不中听,却是大实话,你越不缺钱,能借到的钱越多,越是有钱人,欠债越吓人。

&ep;&ep;整个华夏社会,非常介意欠款,勤劳朴素的思想,让他们宁愿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找人借钱。

&ep;&ep;有钱人更是如此,自己库房都堆满了,那何必去找银行借钱,还要偿还利息?

&ep;&ep;傻子都不愿意这么干!

&ep;&ep;因此目前为止,银行的客户只有小商人和百姓,王公大臣和大商人是没有的。

&ep;&ep;苏叶一直等一个机会,打破这种局面,而追缴国库欠款,就是一个绝佳机会。

&ep;&ep;她之前翻看过那些欠款,多的是人欠几十万两的。

&ep;&ep;苏叶相信,凭他们的家底一定能还上,但有没有现银就不一定了。

&ep;&ep;毕竟现在海贸盛行,听到的大部分都是好消息,谁谁谁投资一次海贸,几倍十几倍的赚。

&ep;&ep;如此巨大利益的诱惑下,京城大部分王公大臣都把现钱投进去了,甚至还有人变卖家产,就为了能参与其中,捞取更多利益。

&ep;&ep;要是有人库房中放着几十万两,而牢牢守住本心,不去参与投资,那想来这种人也不会朝国库借钱,毕竟心态这么稳,脑子一定够清醒,能看到朝国库借钱下的危机。

&ep;&ep;也就是说,京城大多数人家,掏不出要偿还的数目,为了还钱,不得不变卖产业。

&ep;&ep;这时候卖,价格肯定大打折扣,原本价值一万两的店铺,在各家都在抛售的情况下,只能卖出五千两,甚至更低。

&ep;&ep;如此,银行的机会就来了,让他们用这些产业抵押贷款,只要按时偿还利息,就不用担心什么。

&ep;&ep;等到海贸投资那边的利润到手,再把产业收回来,可比此时变卖要省钱的多。

&ep;&ep;且在抵押过程中,那些产业还是他们自己的,收益也在他们手里,只是地契田契放在银行保管罢了。

&ep;&ep;而他们要付出的,不过是一些利息,比产业低价卖掉划算的多。

&ep;&ep;如此,他们还能忍住不心动吗?

&ep;&ep;银行业务就此打开,他们吃到了甜头,以后但凡遇上好的投资,就不会再想着卖产业筹钱,而是去银行贷款,银行业务算是彻底打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