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那不管他们拿出多少证据,都不会有人相信乔治大公的清白。

&ep;&ep;而和他名誉一起扫地的,还有俄国侵略的野心被进一步扩大宣传。

&ep;&ep;届时即便俄国没有这想法,奥匈帝国和德意志帝国也会率先行动起来,以此为借口,要么逼俄国开战,要么让出一部分利益。

&ep;&ep;所以这不仅仅是乔治大公个人荣辱和生死攸关,还关系到俄国对外国际关系。

&ep;&ep;俄国从古至今在欧洲都是特殊的存在,他不仅是一个欧洲国家,更是横跨欧亚大陆,拥有广袤的土地,对于分裂成诸多小国的欧洲来说,是极具威胁的庞然大物。

&ep;&ep;不要说欧洲本土国家一直宣传俄国威胁论,就连隔海相望的英伦三岛,也把俄国当成重点防范对象。

&ep;&ep;当然,防备是相互的,俄国也一直蠢蠢欲动吞并其他国家,好战民族绝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几百年战斗打出来的名声。

&ep;&ep;现在不要说其他国家,就连俄国自己人也不觉得他们是没野心的。

&ep;&ep;所以一旦有风吹草动,就会引起全欧洲的关注。

&ep;&ep;乔治大公这件事说大不大,简单说就是倒霉遇上谋杀案,可因为双方身份特殊原因,导致无法与政治因素剥离,进而可能成为战争的导火索。

&ep;&ep;而这篇报道,就是尽可能的发表俄国威胁论,煽动民众仇俄的情绪。

&ep;&ep;这绝不是一家中立的报纸,苏叶看了眼报纸的名称《列支敦士登周报》。

&ep;&ep;立场中立应该是另外一家日报那样,简单扼要阐明事情经过,然后强调等候调查结果,而不是言之凿凿直接定了乔治大公的罪。

&ep;&ep;不用查也知道,周报背后有人,就不知道是谁了。

&ep;&ep;如果是尼克劳斯侯爵那边的人,只能说他没有大局观,这么做是能把乔治定死在耻辱柱上,抢夺走继承权,可惹恼俄国是什么正确的做法吗?

&ep;&ep;这格局绝对做不了列支敦士登的亲王,这样的小国在国际局势风云突变的现在,需要有大智慧又绝对识时务的领导人。

&ep;&ep;列支敦士登亲王的权利在议会之上,也就说,他的话语权极重。

&ep;&ep;没办法,全国一大半土地都属于王室,各种支柱产业也基本是王室和政府交叉控股,这几乎决定了列支敦士登将近三分之一的税收。

&ep;&ep;他们又没多少军队,军权可以说没有,仅有的那些还是王室护卫队。

&ep;&ep;而政权由首相统领的内阁掌管,首相虽然是议会选举,却要经过亲王同意,相当于他拥有一票否决权。

&ep;&ep;最后是律法方面,大法官也是亲王任命的。

&ep;&ep;因此列支敦士登亲王拥有不小权利,如果他不小心谨慎,很可能把整个公国带入沟里,给民众带来灭顶之灾。

&ep;&ep;可尼克劳斯侯爵真的会这么蠢吗?

&ep;&ep;“去查查周报背后的人,”卡列宁看着这则报道,面沉如水。

&ep;&ep;“不用了,我知道它背后最大的股东是费迪南公爵,尼克劳斯侯爵与他交情不错,在里面占有一定的股份。”大使科罗温先生从外面走进来。

&ep;&ep;表面看,他长得虎背熊腰,身材魁梧,声音大,说起话来相当有气势,发脾气时更是声如洪钟。

&ep;&ep;但他绝不只会发脾气,更不因为在列支敦士登这样的小国担任大使就玩忽职守。

&ep;&ep;实际上,他把这里的政治情况摸得非常透彻,各种势力也都一清二楚,比乔治大公这个继承人尽职多了。

&ep;&ep;“大使先生,”卡列宁和苏叶一同站起来迎接他。

&ep;&ep;大使此来自然是商讨接下来的事,因此也不废话,直接了当道,“现在经营这家报社的是一名叫史密斯·默多克的商人,费迪南公爵的母亲就出自默多克家族。这家报纸也有几十年历史了,在列支敦士登有一定的国民地位,基本每三个愿意订购报纸的家庭,就有一家选择他们。可在十几年前,报社原老板经营不善,不得不卖出股份筹措资金,默多克使了点手段,把大部分股份弄到手,实际控股了这家报社。”

&ep;&ep;“因为当初借了费迪南公爵母亲的势,给了她三分之一的股份。后来思赛克夫人去世,股份就传给了他。”

&ep;&ep;费迪南公爵就是思赛克红衣大主教的儿子,除了主教身份,他还有公爵爵位,在儿子出生后就传给了长子。

&ep;&ep;“差不多十年前,思赛克主教认为报纸这种喉舌非常重要,想用来宣传教义,加大对报社的投入,又掌握一部分股份。默多克接受投资,但要求持股人必须是费迪南公爵,因此目前他手上股份最多,占据46%。”

&ep;&ep;“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