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赶山(二)

何裕也因为有训狗的特长,而得到一个“狗娃”的绰号,被村里人叫作“狗娃”。

这也没什么,村里其他孩子的名字,也都很歪,比如“狗蛋”、“二愣子”之类的,也是被人一直称呼着,这些名字也不见得比“狗娃”好听了哪里去。

因此,何裕虽然不喜欢“狗娃”这个称呼,但也没办法不让人叫,只能听之任之。

寒露节的早晨,村里人都集中在山神庙前。

山神庙很简单,在进山路口的一块平地上,由四块约一尺半长的石板,搭成的石头神盒。里面放着一个香炉,香炉里插着三根香。

神盒前摆着三个大盘子,分别是煮熟的一只鸡、一只鸭、和一块猪肉。

由本村的师公(巫师)吟唱祭文,并烧化纸钱,大概十分钟左右,仪式就结束了。

随着村老一声大喊:“进山!”,标志着今年的赶山开始了。

何裕爸爸,在第一波出发了,他母亲带哥哥和妹妹出门走亲戚了。

何裕父亲,本来是不放心何裕独自进山的,但也拗不过他,看着一旁高大威猛的大黄,也就点头应许了!

何裕背上小背篓和他心爱的小弓箭,这幅小弓箭是大伯专门给何裕做的,非常适合何裕,平常在村子里练习射箭,他能够十中八九,让小伙伴们非常羡慕!

何裕提上一把破旧的砍柴刀,虽然看起来锈迹斑斑,但刀口也被磨得雪亮,显然杀伤力也不小!

何裕随着那些小孩子们,一窝风走进山中,开始了他生平的第一次赶山。

大黄狗跟在何裕后面,进山后一改以前那种轻松欢实的状态,双耳竖立,双眼四顾,警惕的注意周围的动静。

毕竟何裕人小力气不足,又没有大人招呼,上得山来不久,何裕便跟不上队伍了。

终于,在何裕费尽心机,从一个茶树上,捡漏摘下几粒茶籽以后,赶山的队伍,已经消失在何裕视线里。

山里的孩子都是野大的,胆子特大。

尽管只有独自一人,何裕没有打退堂鼓,带着大黄继续往山里走去。

碰到茶油树,何裕的眼睛特别好使,几乎每一个树,他都能找到一些茶籽捡漏,大半天后,收获还真不小,仅仅茶籽就有十来斤,还能捡了一树完整的毛栗子和几个野梨。

何裕尝了几颗毛栗子,味道很香,想着心爱妹妹,吃毛栗子时的馋样,他强忍住了继续吃的冲动,部收好了。

十多斤的胆子,对一个八岁小孩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何裕有些累了!

他擦了擦脸上的汗珠,坐在一棵树下休息,大黄则在边上闻来闻去。

突然,大黄对着树后的灌木丛“汪”的一声大叫,一个灰色的影子,从一个灌木丛里逃窜而出,往山上逃跑。

何裕定睛一看,是一只后腿受伤的兔子。

何裕给大黄发出了扑咬的指令,他自己则麻利的取下小弓,搭上箭,紧跟大黄的方向,往前追去。

前面,大黄已经追上灰兔,并已经进入相持,大黄虽不能抓住灰兔,但灰兔也被大黄逼住团团乱转,不能远逃。

看到何裕现身,大黄机灵的把灰兔往他这边逼,随着一声弦响,灰兔应声而倒。

大黄高高跃起,一口咬住,送了过来,兴奋得摇头摆脑,跳跃不止。

何裕也高兴得跳了起来,兴奋过后,便是深深的疲倦。

更令何裕沮丧的是,他迷路了!在追赶兔子过程中,何裕离开了山间小道,进入了山林之中,尽管并不是很远,他还是找不到路了。

在山里找路的难度很大,因为被树木遮掩,有时只有几尺的距离,你也看不到路!

太阳快下山了,赶山的人都已经快到家了,山里静悄悄的。

何裕虽然不知道这是哪里,但感觉离家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何裕不顾疲劳,在自己四处寻找返家道路的同时,也给大黄发出了回家的指令。

不知是狗的格性是这样,还是大黄也是迷路了,大黄东闻闻,西嗅嗅,带着何裕绕来绕去,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回到熟悉的山间小路。

天色虽然还没有完黑下来,但在树木的遮掩下,道路已经是模糊不清,何裕带着大黄,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回赶。

山风吹过,树叶、树枝,发出的各种怪声。想起听到的各种神鬼故事,令何裕毛骨悚然。

终于赶在天完黑下来之前,何裕来到了入山的路口,也听到了父亲那熟悉的、大声的、焦急的“狗娃”叫声。大黄嗖的一声,从何裕边上过去,抢到前面奔向了老主人。

虽然喜欢与何裕玩耍,但灵性十足的大黄,对谁才是家里真正做主的人,他也是非常的清楚的!

对何裕的父亲,一旦听到他的指令,大黄立马表现出一种刻意的逢迎和巴结,就连何裕都可以置之不理!

何裕在第一天赶山中,虽然发生了一点意外,给他敲一个小小警钟,但他收获的荣誉也是巨大的。

随着何裕猎到兔子的消息,在村子里传开,何裕成了村小伙伴们心目中的英雄。

何裕也就是运气好,捡了个便宜。如果是一只没有受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